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能力 - 第7页

07月11日

如何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 | 评论 : 0 | 浏览 : 10760次
如何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如何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1.正确判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现代种养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2.ABCD多选为推进种植业创新绿色技术标准体系,要与科研和高校等具有研发能力的单位合作,在耕地、()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A水资源等保护利用B化肥农药减量增效C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D农村环境整治 3.正确判断为实现农牧业生产经营绿色化,要推广生产设施、绿色技术和质量管理标准化。 4.正确判断推进渔业绿色发展,要拓展养殖生产空间,发展深远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盐碱水生态养殖。 5.正确判断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10年禁渔。

07月11日

如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 | 评论 : 0 | 浏览 : 10356次
如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

如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 1.正确判断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2.ABCD多选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特种瓜果,以及有地理标识的农产品。A优质水稻B强筋弱筋小麦C高蛋白大豆D双低油菜 3.正确判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高质量农产品供给的积极作用。 4.正确判断指导地方采取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措施,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 5.正确判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

07月1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解读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 | 评论 : 0 | 浏览 : 16157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解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解读1.正确 判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是聚力做好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之一。 2.正确 判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要调整优化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单人户”政策。 3.正确 判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服务质量。 4.正确 判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脱贫地区开展乡村振兴考核时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07月11日

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稳住农业基本盘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 | 评论 : 0 | 浏览 : 16903次
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稳住农业基本盘

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稳住农业基本盘 1.正确判断粮食归根结底要靠农民去种,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 2.A单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A时度效B深细实C时速效D细准效 3.A单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A县城B中心镇C重点村D村域 4.B单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A户籍人口服务B常住人口服务C暂住人口服务D流动人口服务 5.B单选2022年

07月11日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方式方法 ——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 | 评论 : 0 | 浏览 : 18370次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方式方法 ——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方式方法——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1.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2.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了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3.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加强村务监督。 4.正确判断党支部要制定年度“三会一课”计划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如实记录“三会一课”开展情况。 5.正确判断严格农村基层干部管理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严厉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6.正确判断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可以向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 7.A单选《

07月11日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解读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 | 评论 : 0 | 浏览 : 16927次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解读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解读 1.正确判断县(市、区、旗)党委处于党的农村工作前沿阵地,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管用的工作措施。 2.C单选加强农村党的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A制度建设B提升领导力C提升组织力D发展党员 3.D单选各级党委应当注重发挥(科技教育)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引领作用。A投入B法治C乡村规划D科技教育 4.C单选各级党委应当注重发挥(乡村规划)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导向作用。A投入B法治C乡村规划D科技教育 5.B单选各级党委应当注重发挥(法治)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作用。A投入B法治C乡村规划D科技教育 6.A单选各级党委应当注重发挥(投入

07月11日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 | 评论 : 0 | 浏览 : 10704次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正确判断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2.正确判断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3.正确判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4.正确判断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 5.正确判断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6.A单选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A食B货C祀D司空 7

06月02日

“两个确立”的依据和决定性意义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学习 | 评论 : 0 | 浏览 : 4338次
“两个确立”的依据和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的依据和决定性意义 1.正确判断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 2.正确判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3.正确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4.A单选《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A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B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C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D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

06月02日

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七种能力 | 评论 : 0 | 浏览 : 2727次
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培养造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1.正确判断年轻干部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中坚持原则。 2.正确判断年轻干部要在小事小节中坚持原则。 3.正确判断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 4.错误判断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要坚持把道德标准放在首位。 5.正确判断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6.正确判断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要坚持强化担当作为的正向激励。 7.正确判断对符合有关规定给予容错的干部,应当客观公正对待。 8.B单选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是年轻干部的必备品格。A实事求是B敢于斗争C善

06月02日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精神解读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学习 | 评论 : 0 | 浏览 : 3358次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精神解读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精神解读 1.正确判断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 2.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3.C单选我们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自觉对标对表。A原则B法条C依据D信念 4.B单选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做到难不住、压不垮。A斗争B忧患C学习D自我批评 5.D单选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31

鲁ICP备20000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