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应对发展环境变化 - 第4页

12月04日

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0 | 浏览 : 766次
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

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1.正确判断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2.正确判断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看,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评判标准和推动力量。 3.正确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从现实中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从是否对主体发展有利的角度来推进社会发展。 4.正确判断高品质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科学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有效

12月04日

为什么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高质量发展 | 评论 : 0 | 浏览 : 812次
为什么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1.正确判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B单选“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论断出自()。A党的十八大报告B党的十九大报告C党的二十大报告D十四五”规划 3.B单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的要求。A新发展理念B高质量发展C新质生产力D创新驱动 4.正确判断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5.正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2月召

11月26日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中)(下)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评论 : 0 | 浏览 : 1066次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中)(下)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1.正确判断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 2.正确判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3.正确判断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 4.B单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  )为引领。A德治B法治C改革D创新 5.A单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造(  )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B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C可预期、可展望、可想象D国际一流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中)1.

11月26日

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上)(下)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评论 : 0 | 浏览 : 1083次
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上)(下)

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上)1.正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2.正确判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增强乡镇(街道)为民服务能力。 3.正确判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优化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推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加快推行市域通办,逐步推行跨区域办理。 4.D单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A党组织B高层C群众D基层 5.BCD多选北京市探索形成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

11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上)(中)(下)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总书记重要论述 | 评论 : 0 | 浏览 : 2823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上)(中)(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上)1.正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社会安定挑战。 2.正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3.正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4.C单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

11月26日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一)(二)(三)(四)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质生产力 | 评论 : 0 | 浏览 : 2793次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一)(二)(三)(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认识与思考(一)1.正确判断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新知识与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及应用。 2.正确判断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和改革科技体制,整合和运用国家资源以推动科技发展,谋求国家竞争优势,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 3.正确判断政府的稳定支持和通过竞争性项目资助体现了不同性质科研活动的特点。 4.C单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A协调B统一C一体D全面 5.ABCD多选“二战”以来,体现国家意志的()成为政府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国参与、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目标的大型国际科技合作日

11月26日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解读(上)(中)(下)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学习 | 评论 : 0 | 浏览 : 2716次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解读(上)(中)(下)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解读(上)1.正确判断《〈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篇未完成的手稿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直到1903年,卡尔·考茨基首次把它刊登在《新时代》第21卷上。 2.正确判断《〈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科学价值在于它勾画出《资本论》的总蓝图,为《资本论》的创作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3.正确判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第一部分中,提出了生产的社会历史性质。 4.B单选马克思认为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是()的环节。A相互独立B辩证统一C相互制约D因果关联 5.AB多选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A劳动二重性学说B剩余价值理论C劳动三重性学说D劳动价值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

11月26日

强化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一)(二)(三)(四)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质生产力 | 评论 : 0 | 浏览 : 4756次
强化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一)(二)(三)(四)

强化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一)1.正确判断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国际竞争力。 2.正确判断当前,要完善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植物新品种和新品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3.正确判断当前,要增强新材料产业保障能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根基。 4.ABCD多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A知识技术密集B物质资源消耗少C成长潜力大D综合效益好 5.ABCD多选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是()。A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B涌现一批优质龙头企业C创

11月26日

以企业为主导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的初步思考(上)(中)(下)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新质生产力 | 评论 : 0 | 浏览 : 1102次
以企业为主导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的初步思考(上)(中)(下)

以企业为主导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的初步思考(上)1.正确判断1958年,基尔比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 2.正确判断创新不断演进,产学研融合模式随时代变化。3.正确判断“死亡之谷”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重要环节。 4.D单选创新不断演进过程中,最核心的是()。A企业和高校B企业家和创业者C高校和科研院所D企业和企业家 5.ABCD多选创新涉及哪些步骤?()A发现B发明C研究D开发 以企业为主导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的初步思考(中)1.正确判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产学研融合的变化趋势是从松散耦合迈向高效配置。 2.正确判断应对产学研融合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11月26日

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中)(下)

发布 : 好学习 | 分类 :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专栏 | 评论 : 0 | 浏览 : 1213次
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中)(下)

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1.正确判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引领。 2.正确判断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绩之一是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稳步增长。 3.正确判断国有企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4.D单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A人民的力量B理论指导C国际关系D科学技术 5.ABCD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 )深度融合。A创新链B产业链C资金链D人才链 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31

鲁ICP备20000815号-1